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拟推荐项目公示信息
一、成果名称:
岩溶场地溶蚀程度深度变化特征评价及处治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二、拟提名类别/等级: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二等
三、提名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四、完成人:
曹贤发、卢玉南、吴晓恩、李红明、黄翔、贾海鹏、杨平园、宋展佗、梁清潭、董均贵
五、完成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华南岩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
1. 专著:曹贤发,吴晓恩,杨平园,卢玉南. 岩溶地基溶蚀特征深度分布函数及工程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23.5
2. 论文: 曹贤发,张家生,刘之葵,等. 岩溶建筑地基溶蚀程度及深度分布规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5: 2787-2792.
3. 论文: 曹贤发,张家生,刘之葵,等. 溶蚀程度随高程分布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 2339-2345.
4. 论文:曹贤发,唐合岗,李海玲,孙刚臣. Probabilit y model for embedment of single pile into rockmasses at building sites in karst terrain.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21,14:1339
5. 论文: 曹贤发,何映鼎,宋展佗,等. Prediction of Depth Distribution Curve of Dissolution Rates Based on the Undulating Features of Rock Surfaces. Technical Gazette, 2022,29: 2098-2104.
6. 发明专利:廖恒彬,刘均利,蒋鹏,刘罗明,董世强,肖梓润,李鸿祥,张炳晖,邓康成,余文成,姜新猛,颜荣涛,曹贤发,李娜. 基于三维建模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 ZL 2021 1 0642680.7), 2023-05-02.
7. 发明专利:黄翔,张树光,陈秋光,等. 一种适用于含断层岩质边坡的滑坡检测预警装置和方法(ZL 2022 1 0526453.2), 2024-02-27.
8. 广西地方标准: 卢玉南,欧孝夺,梁俊勋,等.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45/024-2016).
9. 广西地方标准: 卢玉南,周绪鸿,陆韦春,王战安,王振华,韦少典,韦念基,韦益华,文杰,邓文志,邓君君,左述明,石科,田锦虎,刘正刚,刘春生,刘保东,,刘德育,孙加荣,许国,阳克青,苏华,苏燕奕,李峥,李发奕,李学文,闫斌,肖华杰,吴文波,吴柱基,何辉,何彦龙,邹仁辉,宋传星,宋展佗,等. 岩溶地区工程物探技术规范(DBJ/T45-098-2020), 2020-03-11.
10. 广西地方标准: 卢玉南,许英姿,梁俊勋,邓长培,代志宏,关键超,江日光,米德才,何友其,陈赞颐,苏阳,单梅,钟毅,赵成,高武振,韦俊嵋,方宗正,王家斌,王柳宁,白爱忠,叶成东,阮志新,刘谢伶,刘功余,闫清武,张瑞源,张北瑞,张作清,陈孙文,杨林海,林树荣,周兴勇,周从辉,罗继勇,庞敬林,徐初来,徐振斯,莫继军,莫先恒,梁天津,梁锦文,梁清潭,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66-2018), 2018-05-04.
11. 发明专利: 贾海鹏,齐明柱,侯刘锁等. 多含水层地下水采样监测设备(ZL 2023 1 0890469.6), 2023-10-20.
12. 发明专利: 贾海鹏;侯刘锁;罗振城等. 地下空间层裂强度的测试装置(ZL 2023 1 0924788.4), 2023-10-13.
七、候选个人合作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曹贤发为第一候选人。
曹贤发:第一候选人。
卢玉南:第二候选人。合作始于2015年8月1日,直接参与创新点1、2、3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将项目研究成果写入相关地方行业标准,将项目成果在广西岩溶地区的推广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第一候选人合作完成专著1本。
吴晓恩:第三候选人。合作始于2014年8月1日,直接参与创新点1、2、3的技术攻关,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突出贡献。与第一候选人合作完成专著1本。
李红明:第四候选人。合作始于2017年5月20日,直接参与创新点2、3的技术攻关,对创新点1的技术难点给出建设性解决方案,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公路、地质灾害领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和第一候选人合作科研项目1项。
黄翔:第五候选人。合作始于2014年10月1日,直接参与创新点2、3的技术攻关,对创新点1的技术难点给出建设性解决方案,在项目研究全过程中提供了技术管理服务,是联系主要工程实践应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项目成果应用、应用效果跟踪及信息反馈归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和第一候选人合作科研项目1项。
贾海鹏:第六候选人。合作始于2018年12月11日,直接参与创新点2、3的技术攻关,对创新点1的技术难点给出建设性解决方案,在实现和促进科技成果在两广地区的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在成果科技成果评价方面有突出贡献。特别是创造性地将本成果应用到地下空间地下水勘察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本成果的二次创新性开发与应用。和第一候选人合作科研项目1项。
杨平园:第七候选人。合作始于2015年8月1日,直接参与了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对创新点2和创新点3的关键技术难题给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重要工作,是将该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到电力、水电工程领域的关键人员。与第一候选人合作完成专著1本。
宋展佗: 合作始于2014年8月1日,直接参与创新点2、3的技术攻关, 前期负责了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工程调研、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后期直接参与了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第一候选人合作完成SCI论文1篇。
梁清潭:合作始于2016年10月7日,直接参与创新点2的技术攻关,在促进科技成果创新点2、3的推广应用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积极的贡献。和第一候选人合作完成软件著作权1件。
董均贵:合作始于2016年10月1日,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积极的贡献。和第一候选人合作科研项目1项。